最新公告
信息来源: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:2025-03-04作者:苏小护浏览次数:532
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你是否经常感到“累觉不爱”,仿佛身体被掏空,即使休息也难以恢复?明明睡眠时间足够,第二天却依然昏昏欲睡,注意力难以集中,甚至伴有头昏、头胀等症状,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?这可能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在作祟。别担心,中医为你带来一套抗疲劳秘籍,让你重拾生活的热情和活力!
一、中医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
在中医看来,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中医学“虚劳”范畴,是一种涉及多经络、多脏腑的功能性失调疾病,其发病与感受外邪、七情内伤、劳逸失度、饮食不节等导致人体气血失调、脏腑功能失调或精气亏虚等多因素密切相关。
二、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诱因
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,但研究表明,可能与体质遗传倾向、长期工作紧张、压力大、情绪不稳以及负性生活事件等多重因素有关。此外,长期生活无规律,如熬夜、酗酒、吸烟,平素多饮用碳酸饮料、咖啡,吃饭的时间和次数不定,食物中动物性脂肪偏多,长期不参加体育运动等也是重要诱因。
三、中医抗疲劳秘籍
(一)穴位按摩,舒缓疲劳篇
四神聪穴:位于头顶部,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.5寸,共4穴。用拇指分别点按,每次1-2分钟,能宁心安神、行气止痛。
内关穴:位于前臂掌侧,腕横纹上2寸。用拇指尖按压,两侧各按压5分钟,能缓解疲劳、改善睡眠。
足三里穴: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。用拇指指腹按揉,顺时针旋转揉按2-3分钟,直到有酸胀、发热感为宜,能增强体质、缓解疲劳。
(二)辨证施膳,调养气血篇
气虚型:如果你经常感到气短乏力、声低懒言,那么你可能属于气虚型。建议增加山药、大枣、香菇、小米等补气食物的摄入。在饮食中适当加入黄芪、白术等中药,以增强补气效果。推荐益气健脾药膳:如黄芪炖鸡汤,具有益气健脾、增强免疫力的功效。
血虚型:面色苍白、头晕眼花、心悸失眠等症状,可能是血虚型的表现。红色食物和黑色食物的补血效果较好,如动物肝脏、桂圆、红枣、墨鱼、黑芝麻等。阿胶、当归等中药也是补血佳品。推荐养血安神药膳:如桂圆红枣粥,能养血安神、改善睡眠质量。
阴虚型:手足心热、颧骨发红、睡眠时出汗较多,可能是阴虚型。鸭肉、海参、百合、莲藕等食物具有滋阴润肺的作用。枸杞子、桑葚、麦冬等中药也能有效滋阴。推荐滋阴润肺药膳:如百合银耳羹,能滋阴润肺、缓解干燥症状。
阳虚型:畏寒、四肢不温,可能是阳虚型。生姜、韭菜、羊肉、牛肉等食物能温阳散寒。肉桂、核桃仁等中药也是不错的选择。推荐温阳散寒药膳:如羊肉生姜汤,能温阳散寒、增强体质。
(三)生活调适,养精蓄锐篇
规律作息: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,每晚7~9小时,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,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。适度运动:选择太极、八段锦等中医养生运动,调和气血,增强体质。
(四)情志疗法
运用中医理论,通过冥想、深呼吸、音乐疗法等方式,调节情绪,舒缓压力或与亲朋好友分享感受,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,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
慢性疲劳综合征虽然让人头疼,但并非无药可救。中医为你提供了一套抗疲劳秘籍,从饮食、穴位按摩到生活调理,全方位帮助你告别“累觉不爱”。记住,健康是生活的基石,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,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。所以,从现在开始,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,用中医的智慧和方法,打造属于自己的抗疲劳秘籍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