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公告
信息来源:苏州市护理学会日期:2025-03-11作者:苏小护浏览次数:991
“张阿姨,两个小时了,来给您翻翻身。”
“怎么又翻身啊,两小时一次,真是折腾!”
听着张阿姨的不满,苏小护笑着说,“张阿姨,这样是为了防止您产生压力性损伤,一旦损伤了,是很受罪的!”
“我不是铺着防压疮的气垫床的吗?”
苏小护一边耐心地给张阿姨解释,一边给她翻身“张阿姨,气垫床虽然能够通过不断改变压力点,减少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受压的可能性,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翻身,因为即使气垫床能够改变压力分布,但如果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,仍有可能因局部血液循环不畅而发生压力性损伤。”
一、压力性损伤的定义
压力性损伤,又名压疮,俗称“褥疮”,是指皮肤和/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的损伤,通常发生在骨隆突处,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,表现为皮肤完整或开放性溃疡。压疮一旦发生,就可能进一步加重病情,甚至成为危及生命。
二、压力性损伤表现
1期压力性损伤:局部皮肤完好,但出现指压不变白的红白斑。皮肤受损深度类比:表皮完好但局部颜色发红的苹果。
2期压力性损伤:部分皮层缺损伴真皮层暴露。皮肤受损深度类比:被啃了一口果皮的苹果。
3期压力性损伤: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,皮下脂肪层可见,但骨骼肌腱或肌肉未见外露。皮肤受损深度类比:被啃了一口果肉的苹果。
4期压力性损伤: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,可见骨、肌腱外露或直接触及。皮肤受损深度类比:果肉被啃且到达果核的苹果。
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: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,被腐肉或焦痂掩盖不能确认组织缺失程度。皮肤受损深度类比:苹果表面有黑痂。
深部组织损伤:由于潜在的软组织压力和(或)剪切力损伤,局部区域皮肤颜色改变为紫色、暗紫色或深红色或有血疱形成。皮肤受损深度类比:苹果表面有暗紫色斑块。
三、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
既然压力性损伤的危害如此大,那么解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呢?
昏迷患者、长时间手术患者、大小便失禁患者、消瘦患者、肥胖患者、多汗患者、皮肤水肿患者、糖尿病患者都是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人群,特别是长期卧床的老年人,因皮肤松弛、组织弹性和修复能力差、无法自主翻身、长期卧床受压容易引发压力性损伤。
四、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有哪些?哪些误区要避免?
(一)保持皮肤清洁,皮肤擦浴时要注意避免大力揉搓,擦浴后使用润肤露防止皮肤干燥;误区:使用爽身粉保持皮肤干燥,结块后易致皮肤破溃且掩盖皮肤情况。
(二)保持营养充足,食用高蛋白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,保证饮食多样化,和水分的充足;误区:无计划饮食导致血糖控制不佳,皮肤组织处于高血糖环境。
(三)关注患者大小便情况,家属做好及时清理;误区:使用尿不湿且不及时更换,导致会阴部浸渍于大小便中,皮肤微环境被破坏。
(四)坐位或者卧位时避免骶尾部、足跟、肘部、头部或耳廓受压,长时间体位没有变化时,要检查患者这些部位是否发红,破溃;误区:发现皮肤发红后进行按摩、热敷等进一步加重皮肤炎症反应。
(五)长期卧床使用气垫床、泡沫床垫等减压工具时,依旧要定时更换体位一次,长期坐轮椅需加用空气垫或海绵坐垫;误区:认为用了减压床垫就可以“零受压”,并可替代翻身,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。
(六)使用软枕或海绵状填充物来保持体位,不可使用环形垫;误区:使用“甜甜圈”、硬棒状垫子导致局部皮肤压力过大,使用低蓬松度的垫子导致减压无效。
(七)如果没有病情特殊要求,半卧位或侧卧位时,角度≤30度;误区:为保持翻身“到位”而大角度侧翻,导致受压侧皮肤压力过大。
(八)翻身时用托单等帮助患者抬高身体、更换体位,避免拖、拉、拽等现象;误区:翻身者手扒住患者臀部,导致骶尾部的压力性损伤创面被牵拉而二次受损。
(九)保持肌肉活动,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;误区:使用肢体活动器械时,不做好接触部位皮肤的保护(如未垫软垫),高强度活动后导致皮肤破损。
(十)发生皮肤破损,使用皮肤保护剂或专用敷料处理,及时就医;误区:使用酒精、紫药水、“秘方药”等涂擦,加重压力性损伤进展,延误治疗时机。
为了方便记忆,更好地掌握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方法,给大家总结一个顺口溜方便记忆
压疮危害非常大,掌握预防好方法
皮肤清洁别干燥,软毛巾要轻柔擦
营养充分吃好饭,保证饮食多样化
关注患者大小便,做好清理别邋遢
骨隆突处要减压,足肘头耳要检查
减压工具要使用,体位按时要变换
不要使用环形垫,伤处创面不要压
半卧或者侧卧位,低于30°最为佳
翻身记得要借力,避免拖拽和牵拉
保持肌肉的活动,主动被动别落下
发红皮肤别按摩,酒精秘方不可擦
做到以上这几点,远离压疮乐开花